为何“三日入殓”?

儒家极其重视丧礼,三日入敛,就是儒家的丧礼制度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于周代,历两千余年而不衰,影响至今。儒家经典《礼记·问丧》是专门介绍古代丧礼制度的著作,它详细解释了“三日入敛”的问题。原文如下:

或问曰:“死三日而后敛者,何也?”曰:孝子亲死,悲哀志懑,故匍匐而哭之,若将复生然,安可得夺而敛之也。故曰三日而后敛者,以俟其生也。三日而不生,亦不生矣,孝子之心亦益衰矣。家室之计,衣服之具,亦可以成矣。亲戚之远者,亦可以至矣。是故圣人为之断决以三日为之礼制也。 ——《礼记·问丧》

父母去世,子女无法接受,悲痛欲绝,匍匐痛哭,好像能将父母哭活似的,又怎能忍心强行入敛?停尸三日,希望亲人能够死而复生,如果三天不能复生,也就真的不能复生了,孝子的内心也就逐渐地接受了亲人去世的现实。经过三日准备,衣衾棺椁已经备好,远方亲戚也已经来到,所以亲人入敛,圣人以三日为限。今人大多不解此意,我辈学人,不可不知。

一日、两日入敛,可乎?不可,时间太短,匆忙入敛,亲人就失去了复生的机会,子女情感上也很难接受。衣衾棺椁来不及准备,古代通讯交通不便,亲戚也无法按时来到。五天、七天入敛,可乎?不可,古代不能火化,天长日久,尸体必然腐烂,子女更加难以接受,也易传染疾病。三天不长不短、合情合理,礼制的制定是以实际和人情为依据,并非凭空设想,圣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。

现代社会,楼房林立,亲人去世,大多当天火化,死而复生是不可能了,这与古代丧礼有所不同。但火化后并不匆忙埋掉,还是要停上三天,准备一切,通知亲友,祭拜一番,然后出殡。古今丧礼虽有区别,但“三天”的期限并没有改变,可见儒家传统的影响力有多么巨大。

经学是国学的核心和精髓。“经常”:“经”者,“常”也,经学研究的是不变的“常道”。不读经学,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。只读诗词、散文、戏曲、小说等文学作品,是远远不够的。

“入殓”到底有什么讲究?

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,也可以说是万物的“轮回”规则,生活在世间,总要面对这些事情。一个新生命的诞生,伴随着婴儿的啼哭声,一个生命的远去也伴随着亲人的哭声。中国的文化包罗万象,这其中不仅有璀璨的诗词歌赋,更有民间的“白事”文化,本文将从汉字的角度来简单讲解里面的关键词语“入殓”,也希望年轻的朋友了解一些民间的风俗文化。

白事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

词语“入殓”,好奇又神秘
人们往往对发生在身边的“神秘”事情怀着好奇的心态来研究,因为人们对死亡都充满的无尚敬畏心理,从古至今,我们的丧葬文化在民俗文化里面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。关于白事文化中的“入殓”,大家大可不必忌讳,因为我们也早已不是懵懂的少年,了解里面的文化,也能更加知道我们中华文化的伟大和包容。

词语“入殓”

汉字的角度剖析:殓
汉字“殓”:左右结构。左边一个歹dǎi(也读è),古字形像一块残骨,本义指剔去肉的残骨。看下图歹的篆书形状:像一具尸骸,表示跟死者有关。大家记住:汉字中只要含有歹字旁边的,大多数与不吉利的事情相关,比如:残,殡,殃,殉等等。再看“殓”字的右半部分,它读佥(qiān),它有全部,完全的意思,表示给死者全身穿戴妥当,在这里也当作声旁使用。从这里可以看出,古人造字都是有着一定的含义在里面,深挖汉字,可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。特别提示:这个汉字读:殓[liàn】,不读[jiǎn]

偏旁:歹

所以,歹和佥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汉字“殓”,它指的是给死去的人穿好衣服,装入棺材中。这就是我们农村白事文化里面的“入殓”。小时候时常听到这个词语,不知道啥意思?每次问家长,大人们都不告诉。自从很早之前一位亲人去世,跟随朋友去殡仪公司,才了解到这组词语的意思,听说现在有“入殓师”这个职业。

殡仪师,也是一份职业

关于“殓”的一句诗:韩愈写的祭文
大家还记不记得唐代文学家韩愈有一篇写给自己侄子十二郎的祭文?里面有一句话就是:殓不凭其棺,窆(biǎn)不临其穴。意思就是:装殓的时候我没有亲手扶它的棺材,下葬的时候我又不在他的墓穴的旁边。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。这里的汉字“殓”就是入殓,尸体入棺。从这首诗句可以看出,在古代人们用这个汉字已经十分广泛了,对它的解读也比较深。大家可以收集一下关于“殓”的一些诗词,能更多的了解这方面的文化。

诗人韩愈写的祭文

“头七”是什么意思?
由于人们出于对死者的尊重,所以对入殓的丧葬文化也是非常的重视。“丧葬文化”可能对是一些年轻的朋友来说,不了解里面的文化风俗,所以在农村一般主事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,因为他们对这些事情懂得多。比如:如果一个人去世,我们知道一般要等上三天再入殓(有些地方不同)有的地方是放置5天或者解放前一般都是放7天,但解放以后破四旧,七天就简化为了三天。这也是人们口中说得“头七”,就是人去世后的头七天。还有一种说法,具《 礼记· 问丧》 中载:“死三日而后殓。”说的就是:人去世后不立即入殓,主要是为等候死者复活,如不复生,就举行殓礼。关于这种说法,我觉得没有说服力。

民间说的“头七”是什么意思?

关于词语“头七”,给我的印象比较深的是周星驰的一部电影《回魂夜》,可以说也就是通过这部电影,我也慢慢的注意到里面的一些文化。关于“头七”的解读,有些人会有不同的观点,如果您有更好的解读,请一起交流互动。

入殓仪式:有大殓和小殓之分
整个入殓仪式:有“大殓”和“小殓”之分。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不明白,什么意思?“小殓”是指为死者穿衣服,”大殓”是指收尸入棺,汉族民间俗称为”归大屋”。入殓安排妥当后呢,棺内放入死者生前喜爱的物品,但绝对禁止放入毛织物和毛皮制品,如毛毯、毛毡等,这个在民间犯忌讳(当然你可以不信,但也要尊重里面的文化)。然后棺材内撒些粮食五谷,希望在另外一个世界也能吃饱喝足,也希望逝去的亲人在另外一个世界过的安详。当然了,这是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,大家可以嗤之以鼻,但也不要较真,因为每个地方的风俗文化各不相同。

白事文化

盖棺中的“躲钉”是什么意思?
等入殓完毕后,下一步流程是盖棺,就是拿着铆钉将棺盖固定住。铆钉一般为4颗,又称为寿钉。 大家知道,咱们古时这方面的讲究多,就拿这一颗钉子举例,有些孝子将自己的头发剪下几根,缠绕在钉子上,一同钉上去(表示与逝去的亲人永远在一起)。在古时舅舅在整个家庭中的地位很好,有时家里的舅舅会来钉钉子,以此来教训那些对死者生前不孝顺的子女。在给棺材打钉时,子女则在棺材前哭喊“躲钉”:向左面打钉时,哭喊去世的亲人往右边躲。向右边打钉时,哭喊着去世的亲人向左边躲。这就是我们丧葬文化里面的“躲钉”。

民间的“躲钉”

关于“躲钉”,我们这边的风俗是:在棺材封盖时,会请村上年龄大、有资历的老人来楔入钉子。在楔钉子时也会咨询家属的建议,主要告诉家属钉子钉在了什么位置(具体钉在什么位置,我不是很清楚),在棺材封上前,让家属在看上一看逝去的亲人(包括逝者的娘家人,民间说法是把逝者的灵魂带到它出生的故土)。

思念逝去的亲人

风俗规则多也是表达对逝者的尊重
中国人看重丧葬文化的礼节,也是源于对死者的尊重。我国是个礼仪文化大国,各个领域的规则也是特别讲究。之所以白事文化细节多,也是后人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重。本文通过对汉字“殓”的讲解,也是为了跟大家聊一聊关于这方面的文化风俗,也很少有人专门写这一块的内容。最后来阅读一首苏轼写给原配妻子王弗的诗,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:

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

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

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。

夜来幽梦忽还乡,小轩窗,正梳妆。

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

料得年年肠断处,明月夜,短松冈。

倒头、报庙、出殡,漫谈德州传统葬俗

德州传统葬俗大致要经历倒头、上庙、报丧、陪灵、守灵、吊唁、大殓、出殡等环节。受“十里不同风、百里不同俗”的影响,各区县葬礼仪式也有一定的差别,细节方面很难统一,这里只概述大致过程。

其一、倒头:倒头即把状况不好的老人从床上移到准备好的木板上或门板上,当地人叫“太平床”或“吉祥床”,说老人不能死在床上,认为这样不吉利。同时要给老人擦洗身子穿上寿衣,认为老人咽气前穿的衣服,可以一件不剩地带走。如果老人上边还有长辈,尸体不能停放在正堂,要停放在偏房。倒头仪式结束后要烧倒头纸,也即送老人上路的纸钱,以便老人顺利通过黄泉路。

其二、上庙:上庙也叫报庙,第一趟上庙应由孝子去,意思是老人走了,要抓紧时间向阎王报到。报庙结束直至出殡要赶六趟纸,六趟由至亲孝女、孝子贤孙前去即可。出殡起灵前要上一次大庙,本次上庙队伍庞大,人员增加到至亲和同族的旁系血亲。上庙的形式通常是一人端着托盘,盘内放供品、纸钱和香烛走在队伍的前面,孝子手持哭丧棒带领上庙的队伍在后面徐徐前行。上庙仪式可以体现家族大小(大家族上庙队伍排得很长);还可以表达子女的孝心,上庙时子女哭得越伤心,越能替老人赎罪。

其三、报丧:老人去世后,等确定完丧期和葬期,接下来就是总管事安排报丧事宜了。报丧时每到一家,报丧的人不能进大门,要在大门外招呼主人或由别人代叫,等亲戚出来后,跪哭并告知老人于某年某月某日去世,出殡日定于某月某日等事项。

其四、陪灵:老人“倒头”后,灵床要东西方向放置,待咽气后再把灵床调至南北方向,寓意老人“寿终正寝”。接着在灵床前摆供桌,供桌上放烛台一对、供品若干,再在灵床两侧撒些稻草供儿孙陪灵用。

参加陪灵的人包括孝男、孝女、侄子辈、孙子辈及族内近支,出殡那天参加陪灵的人还会有外甥、妻侄等人加入。陪灵时男的跪在灵棚两侧,女的在屋内灵床两侧。有男客吊唁时,由孝男陪哭跪;有女客吊唁时,由孝女陪哭。

其五、守灵:老人的灵床要日夜有人守护,守灵人多为老人的子女及孙辈。守灵的人要负责长明灯、续香火、烧纸钱、换供品以及防止鸡、鸭、狗、猫等靠近灵床。

其六、盖棺:把逝者遗体从灵床抬入棺内叫“入殓”,也叫“大殓入棺”。入殓时长子抱着老人的头部,其他子女抱身体将老人放入棺中。如果逝者为男性,要头顶着棺材头;如果逝者为女性,要脚抵棺材的尾部,寓意“顶天立地”。入殓前棺材底部要铺黄色的褥单,身上盖白色的被单,此所谓“铺金盖银”。随葬品除饭含、耳环、手镯外,还可以放逝者生前喜欢的东西。

其七、架孝:架孝主要在出殡日,出殡起灵后,长子一手持幡杆、一手持哭丧棒走在前面,次子抱老人遗像与其他亲属走在后面,由侄、孙、叔伯兄弟或表兄弟架着孝子的一臂前行,这在当地称为“架孝”。儿媳、侄媳、孙媳由娘家嫂子、弟媳、婶母架孝。出了门的闺女、孙女由自己的儿媳、婆家侄媳或妯娌架孝,俗称“架胳膊”。行走顺序为男的在灵前,女的在灵后。

其八、圆坟烧七:出殡第三天子女、儿孙要去坟地圆坟,圆坟一方面查看坟头是否结实牢固,另一方面要绕坟,绕坟要左三圈、右三圈,绕坟过后家人就可以和逝者“说话”了。圆坟过后是烧七和少周年,烧七以每隔七天祭祀一次,直至“十七”结束。多数地方烧完“五七”就算“烧七”仪式结束了,比较讲究的地方,要烧到“十七”才算结束。烧七过后是烧周年,烧周年以“一”、“二”、“三”周年为限,三周年烧毕,剩下就是清明、十月一前去坟前祭扫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