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“三日入殓”?

儒家极其重视丧礼,三日入敛,就是儒家的丧礼制度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于周代,历两千余年而不衰,影响至今。儒家经典《礼记·问丧》是专门介绍古代丧礼制度的著作,它详细解释了“三日入敛”的问题。原文如下:

或问曰:“死三日而后敛者,何也?”曰:孝子亲死,悲哀志懑,故匍匐而哭之,若将复生然,安可得夺而敛之也。故曰三日而后敛者,以俟其生也。三日而不生,亦不生矣,孝子之心亦益衰矣。家室之计,衣服之具,亦可以成矣。亲戚之远者,亦可以至矣。是故圣人为之断决以三日为之礼制也。 ——《礼记·问丧》

父母去世,子女无法接受,悲痛欲绝,匍匐痛哭,好像能将父母哭活似的,又怎能忍心强行入敛?停尸三日,希望亲人能够死而复生,如果三天不能复生,也就真的不能复生了,孝子的内心也就逐渐地接受了亲人去世的现实。经过三日准备,衣衾棺椁已经备好,远方亲戚也已经来到,所以亲人入敛,圣人以三日为限。今人大多不解此意,我辈学人,不可不知。

一日、两日入敛,可乎?不可,时间太短,匆忙入敛,亲人就失去了复生的机会,子女情感上也很难接受。衣衾棺椁来不及准备,古代通讯交通不便,亲戚也无法按时来到。五天、七天入敛,可乎?不可,古代不能火化,天长日久,尸体必然腐烂,子女更加难以接受,也易传染疾病。三天不长不短、合情合理,礼制的制定是以实际和人情为依据,并非凭空设想,圣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。

现代社会,楼房林立,亲人去世,大多当天火化,死而复生是不可能了,这与古代丧礼有所不同。但火化后并不匆忙埋掉,还是要停上三天,准备一切,通知亲友,祭拜一番,然后出殡。古今丧礼虽有区别,但“三天”的期限并没有改变,可见儒家传统的影响力有多么巨大。

经学是国学的核心和精髓。“经常”:“经”者,“常”也,经学研究的是不变的“常道”。不读经学,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。只读诗词、散文、戏曲、小说等文学作品,是远远不够的。

发表评论